这么深,拍的话效率其实很低。
应该用掌刀沿着横或沿着纵,切一条条石片。
等石片切满了,再左右掰断石片,这样就有槽深了。
至于地步石片断茬导致的凹凸不平,则可以用铁砂掌拍平。
“不对,第二步不是这个。”
想到这里他才突然想起有问题。
把窖池做好之后,接下来就要在地面打孔了。
他准备建设竹楼。
那么建设方式,就是要在打孔的地方,把竹竿插进去,立起来。
就相当于做成柱子。
问题是,新鲜竹子不能马上用,得杀青。
新鲜的竹子里面有竹糖,有油,如果不杀青,之后就容易腐蚀。
杀青最简单的方法,只能是暴晒了。
要是有条件,得进行药煮和烘烤。
砍竹子也好,暴晒也罢,都是有时间成本的。
把竹子砍过来摊开在石台上曝晒,这段时间正好用来对场地的下一步改动。
想通这些,齐铭拎起带回来还没用过一次的柴刀去竹林。
这福地竹林不光多,还一片一片连成竹海。
不用跑多远,这三十六号山北面就有一大片竹子。
来到竹林,他看着竹子,挑选着最粗壮厚实的准备动手。
柴刀沾到竹节时他却停了手。
“之后也要用掌刀来开石,不如现在练练。”
“若是掌刀太弱,别说开石,便是竹子也切不了。”
“嗯,没错,的确如此。”
齐铭丢掉柴刀,一阵吐纳运力。
蹬腿前踏,出掌作刀,一瞬劈下。
唰!
手掌转瞬化为布满红纹的黑铁之色,落在竹体之上。
砰!
竹屑纷飞,手掌一半嵌入竹体。
这说明什么?
铁砂掌可以作砍刀用,有用!
只是……
他闭上眼,好好感受了下刚刚一击。
掌刀么,掌刀无刃。
但落在竹节上的部分,是手掌外沿连同小指外边。
这是有一定“开刃”角度的。
以铁布衫之法激发铁砂掌,手掌变色,硬如金铁。
可以想象是一枚手掌形状的铁,对竹子发起进攻。
稍微有点开刃角度,只要速度足够快,就能有“锋锐”。
他以前看拳击比赛时就看到过一些不解的画面。
明明拳击手都是戴的拳套,为什么擦过脸颊却出现了割伤。
钝器类型的打击伤他是能理解的,但用钝器却使出了锐器效果……
这怎么都感觉匪夷所思。
后来才知道,只要出拳路子能形成一个角度,速度足够快,这便行了。
当然,这个角度要刚好能擦到才行。
毕竟“割伤”虽有,却也不是经常能见。
此外,只能算划伤,用作劈砍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这福地的竹子内壁很厚,足有两指。
同样道理,现在他的手能起到劈砍效果,一个是因为铁布衫的硬化。
另一个则是因为手掌有点开刃角度。
最后一个是因为速度,铁血气加持之下,速度增快。
作为一个穿越者,很清楚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公式。
速度,即,力量。
“手掌外沿还是有些粗厚,这里只能当钝器用。”
“尤其是练了铁砂掌,经过铁血气淬炼,手掌更为厚实。”
“能起作用的,还是小指外沿……”
“小指外沿到无名指、中指的一点指尖。”
“因为速度够快,三个指尖形成了锯齿,能带动切割力。”
锻刀时,刀子要淬火。
有种淬火方法叫覆土烧刃。
即通过刀身覆盖泥巴,刀刃不盖,将刀体烧红后水淬或油淬。
直接被淬火的部分,会坚硬但易碎。
被土覆盖的地方,淬火不全面,偏软,但更有韧性。
这能让刀子在战斗过程中,刚性与韧性齐备,性能更加。
明白了主要起到劈砍作用的是小指外沿以及小指、无名指、中指三个指尖,齐铭再使出铁砂掌,力量便全部集中在了这里,而非铁砂掌那样均匀分布手掌。
当全部铁血气集中在一根手指外加两个指头时,其色泽再次发生变化。
从黑铁色长着红纹,化为了红色长着黑筋。
可这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