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数月,事事也零零星星,成年人没有诉说的对象,曾经要好的朋友也都为家庭奔波,难得一聚。下班后的时间也是寥寥无几,那张苦闷的脸也不再适合带着情绪回家,次次都要浪费些许时间在车里,这大概就是成年人的落寞和归宿。
职场上的难事更没必要附加在家庭成员,让他们承担所谓无形的痛苦,长大后的我尽可能思考人生轨迹,真的很想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孩童时代,浪费的些许时间如同一粒安眠药,进入时光机器,让自己好过无尽放空来回味;
小时候的打闹更是单纯的肆虐时间,转眼间回到了那个对我疼爱有加的外婆家,一群孩子也都是在耳边欢声笑语,迈着蹦蹦跳跳的脚步,周围尘土飞扬,唯一的游乐园也就是远离家的河提上又或者是那有利可图的砖厂,还有那肆意拿取的果园,这些都是我们的目的地。
记得有一次和外婆村里的小伙伴去桑葚园,那是私人的地方,有位老爷爷在守园,我们几个孩子分工明确,假模假样的从桑园回来经过,观察目标的一举一动,走到尽头无人的地方,瞬间消失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中,猛地一下扎进果园中,做了亏心事当然要小心翼翼,每个人脚手并用尽可能多满足自己的贪婪,把所有能装的衣兜填满,我们已经克制安静,还是被那调皮的桑葚叶摩擦的沙沙作响,被发觉的爷爷也是撕心歇底的呐喊,小兔崽子天天来搞破坏,没有父母管的野孩子,那也不过是50岁左右的老爷爷,身手矫健,吓的孩子四处乱窜,顾不得冒着风险得来的果实,肆意在衣兜里挣脱束缚,洒落一地确实让人觉实可惜,万幸大家都安全逃脱。
远距离听着爷爷在谩骂,也没有一丝悔改之意,农村的孩子父母少有学识,教育孩子也只是大道理娓娓道来,不偷不抢尤为重要,我的父母也是经常这样教导,但是环境的影响使人总会随波逐流,那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被大孩子指挥着。上学听老师讲话,在家听父母念叨,只有外出属于自己,那个时候的自己都是逃离学校,逃离家庭,难的有一方朋友可以做自己拥有快乐,时光是短暂,短暂是美好回忆,长大后确实逃离了学校,逃离了家庭,拥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这些时间却不再属于自己。
手机铃声如梦惊醒,还是要操着疲惫回归家庭,小时候聚集在河流边的大柳树不知道是否还在,树下埋藏的桑葚是否还在,河流是否还有清水,清水中也应该有那绿油油的尾凤水藻,夹杂着美味的河蚌,偶尔也会出现让人欢喜的草鱼,更有那清澈透底的泉眼,无声惜细流;长大后,看到文章描述泉眼水甘甜回味,沁人心脾的味道。和我小时候泉水构思的味道截然不同,我的那个泉眼水无味冰凉,喝上一口清爽四射,满足后重重哈了一口气,真的是无味。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