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七章 高三生活剪影(二) (1/2)

侯老师已经带过四届高三了,从他头发的数量与头顶的光洁程度,就能看出他的功底,可谓是深藏功与名。他平时总是笑眯眯的,上物理课的时候则十分严肃认真。

他很适合当班主任,身材高大,声音洪亮,走路生风。原本他的外形看起来是霸气外漏令人生畏的,但是他讲台上邪魅的一笑和光得发亮的头顶又十分喜感。大家对他的敬佩只能来自于他过硬的物理知识水平与沟通教育能力了。

学生时代,没有一个老师是没有绰号的,资历较老的老师更甚。侯老师大家除了叫“老侯”,更多时候还是“光明顶”甚至“顶哥”。老侯也有所耳闻并且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习惯甚至会自嘲。

他曾说过,他大学毕业就开始发际线上移,当了老师以后更是操碎了心,压力大的时候头发一把一把的掉。30多岁时,他侧面还留了一批头发用来遮挡头顶。40岁后,他索性放弃,剃了光头,反倒轻松。

侯老师的课堂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他讲课很富有激情,第一排的同学经常叫苦不堪,有时他讲到关键考点还会走下讲台,周围的同学会默默将书本举到头顶,为了挡住他横飞的唾沫。

下课铃响了,侯老师连忙看了看表说:“不拖堂了,剩下的题下节课讲,课本58页的习题写作业本上明天交上来,练习册同步做完下次自习课讲。”他收拾了一下讲桌,带着教案大步流星的走了。物理课代表连忙走上讲台把老师留的作业在黑板右手边写了下来。学生们放松下来,有的飞奔下楼去小超市买零食和饮料,有的拿出五子棋对弈起来,有的拿出练习册或者试卷写了起来。男生们喜欢在走廊的窗外看着楼下的足球篮球场闲聊,女生们总是三三两两挽着胳膊去打水或者上厕所。

舒杨推了一把姚若寒,给了个眼神说:“哎哎,仰慕你的学妹们又来了。”

姚若寒一脸不屑:“没准儿是找你的呢,我哪有你魅力大。”

原本刚趴下不久的王晓晓突然精神了,从座位蹦起来说:“一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我乐意当中介,我去看看。”说罢奔出了教室。

高中时代,打篮球跳街舞唱歌,这三项,干好一个,都能有不少粉丝。姚若寒和舒杨就是在校园篮球赛上出名的,从那以后,隔三差五就有女学生出现在他们班门口,塞个信或者小礼物什么的。

王晓晓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催生的“中介”,要想成功送出礼物,就要给中介一点好处。王晓晓来者不拒,一瓶饮料甚至一支棒棒糖他都可以。

不过,根据“好处”的诚意,他会为送礼人增加一些印象分。如果他得到一份早餐,他会把那些学妹形容的天花乱坠。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原则,贵重的礼物一律不收。这么看来,王晓晓思想其实挺成熟的,从不扼杀一个青春期懵懂少女的暗恋,也不助长攀比爱面子的歪风邪气。

王晓晓回来了,他提了三个可爱的礼品袋,一个给了姚若寒,两个给了舒杨。

姚若寒有些无奈地说:“晓晓啊,下次别出去拿了,直接说我拒绝一切信件和礼物不好吗?”

王晓晓说:“那怎么办呢?总不能让那些学妹伤心啊。”

舒杨接过话来:“老收礼物也不合适,以后只收信,别的一律不要了。学妹们欣赏我篮球打得好,我很开心,可是我没打算谈恋爱。”

“得了,不打算谈,是还没遇到合适的吧。”王晓晓哼了一声。

舒杨扭头看向窗外,心想:确实,还没遇到吧。可是现在,除了学业还有十分重要的篮球联赛冠军争夺战等着他们。此时的他没有察觉,教室另一个角落的女孩,捧着课本,装作不经意地望着他的侧脸。

这个女孩叫严小玲,她的座位与舒杨的座位隔了好几排,而且不是一个组的,所以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其实在高中时代,班里除了几个擅长社交的同学跟谁都能聊几句之外,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她打心眼里有些喜欢舒杨,但她未曾表达,只是隔着人群偷看他。

班主任侯老师本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班里几乎是男女同桌或者前后座。严小玲有时候羡慕舒杨周围的女同学,要是她能离得近一些该多好。有时候她也羡慕搞地下恋情的同学,羡慕他们晚自习前在操场上隔着一个人的距离,慢慢散步的感觉。有时候她甚至羡慕前来送信的学妹,而她自己总是提不起这样的勇气。

严小玲内心总是响起妈妈的教诲:“小玲,听妈妈的话,你辛辛苦苦考上了H大附中,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在那里你就能遇到更优秀的人。时刻谨记,高三,学习是第一位的,谈恋爱,只会影响你的成绩……”

严小玲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坐直身子,翻开了书桌上的笔记。

话说回来,最近学生们关注度和期待值最高的就是区里的篮球联赛了。高三的生活愈发紧张,假日的篮球联赛可谓是不错的压力调节器。H大附中在教学上大名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