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行礼,问道:“伯父在想什么?”
“无事。”
蔡邕回过神,开口道:“刺史之意我已知晓,将军聘礼可留,明日我便去亲自拜见刺史。”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时省事。
刘纪行礼,离去。
次日。
蔡邕拜见董卓,刘纪也在场。
董卓几句话,便把婚事敲定,并于三日后大婚。
说完这些琐事,董卓直言道:“当今陛下怯懦,咱家准备废掉刘辩与何太后,立刘协为帝,你觉得如何?”
蔡邕脸色一变,却深知此事自己无能为力。
董卓既已说出,定已有了详细部署,他也只能表示赞同。
董卓大笑:“咱家早就说了,道然给咱家出的计策,定是上策!”
蔡邕心中一惊,这计是刘纪出的?
董卓对蔡邕问道:“你觉得咱家该任何职?”
蔡邕思索一番,道:“以刺史之功,可任太师。”
董卓很满意,不断点头。
“不可。”
而这时,刘纪开口了。
“嗯?”
董卓微微皱眉。
蔡邕也面生疑惑。
刘纪行礼,大声道:“末将觉得,以义父之功,可任相国!”
“相国?”
董卓一怔,一边大笑一边故作谦虚的问道:“咱家能当相国?”
刘纪点头道:“区区相国,绰绰有余。”
紧接着,董卓望向蔡邕。
蔡邕低头思索,虽说董卓势大,但刚来洛阳便为相国,也确为不妥,应以太师之职来过渡一下才好。
这刘纪到底在搞什么?
如此行事,可不是麒麟之才该有的思维,难不成这麒麟之才只是徒有虚名?
当然,也还有另一种可能。
难道是……
此时已察觉出刘纪捧杀之意的蔡邕,当即行礼附和道:“将军所言极是。”
“好,好,好!”
董卓大悦,大手一挥:“来人。”
“在。”
“立即去办!”
“喏!”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洛阳皇室内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长乐宫中。
何太后还在为这几日联系不上刘纪而心烦,此时她实在等不了了。
于是,便准备离开长乐宫,去寻刘纪。
然而……
还不等她走出宫门的,却发现一件十分诡异的事情。
宫内的太监和宫女都不在,整座长乐宫静的有些可怕。
就在她不知所措时,两名西凉军兵士快步走来。
“刘纪呢?让他来见我,我有要事跟他言说!”
何太后见过这两人,知道他们是刘纪的死士。
“太后,好走。”
一人快步走到何太后身前,手中一道白绫缠住何太后如玉般的脖颈。
待何太后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
此时的她根本说不出一句话,娇美的脸颊被憋的通红,双眼中的神采逐渐涣散。
直至她失去生命,都没能把口中的秘密传递出去。
两名死士确定何太后死亡后,方才离去。
随后。
刘辩被杀,刘协继位为帝。
董卓任相国,蔡邕任祭酒、曹操任骁骑校尉……
而刘纪,则任车骑将军兼少府。
一时间,洛阳城内文武百官怨声载道。
“恭喜将军了。”
曹操走至刘纪身前,行礼。
也难免他会恭喜,因为刘纪这两个官职可不简单。
一是车骑将军,典京师兵卫,掌宫卫,官职二品,战车部队的统帅,主征伐背叛。
二是少府,管理宫廷私财及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可谓是油水极高的一个职位。
如此重要的两个职位给刘纪,一是董卓对其信任,二是想拿此职位奖励其忠心。
刘纪拱手道:“同喜。”
曹操笑道:“听闻将军即将双喜临门,其女为祭酒大人之女,这可是有名的才女。”
刘纪道:“那孟德可一定要赏脸到场。”
曹操点头:“这杯喜酒,操必喝之。”
不少大臣离开朝堂,正组团回家,其中一人怒道:“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明知我等羞于与其为伍,不会去参加婚宴,却还要我等礼金!西凉之地,尽出蛮夷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