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甚好,甚是,那咱俩还是按照之前定下的老规矩?黄昏之时你将美女送到本世子府上,切不可让元仲华知道。”高澄对着崔季舒小声叮嘱说道。
“世子放心,小臣做事谨小慎微,绝不向任何人留下把柄或者痕迹,这件美差就包在我崔季舒身上……”
高澄与崔季舒君臣之间相视一笑,顿时明白对方心中的那点小心思,崔季舒虽然是以中书侍郎的身份跟随着高澄,手中更是没有兵权之类的要职傍身,可是崔季舒背后却一直有着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同时,也是崔季舒最大靠山,博陵崔氏是从东汉时期开始发迹,在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时期,祖辈崔发曾任新朝大司空,大量推荐同族兄弟入仕为官。
东汉建立之时,崔发之弟,崔篆以兄长效忠王莽为耻,隐居不仕,崔篆的孙子崔骃与班固、傅毅齐名,只因曾在大将军窦宪手下服务,因进谏皇帝为窦宪求情而遭疏远。
崔骃之子崔瑗,曾经单枪匹马为兄长报仇雪恨,因杀人而逃亡,后来遇到皇帝大赦天下,整个家族才不至于受牵连。
崔瑗与马融、张衡友好以文章闻名,著名的作品有《座右铭》,更是被南朝《昭明文选》收录。
大才子范晔曾评价“博陵崔氏世有美才,亲族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
南北朝时期,博陵崔氏虽门第低于以清河崔氏为代表的四姓,但在北齐北周时全面晋升为一流士族,至中晚唐代有六房位列七姓十家,尤以博陵第二房最为显赫。
由于博陵崔氏人才辈出,被天下人公认为“天下士族之冠!”
以至于,导致皇帝不得不下禁婚诏书,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其中就暗含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了。
崔季舒当初是最早加入高澄世子府重要亲信幕僚之一,在高欢还在尔朱荣麾下效力之时,崔季舒早就是高欢之弟高琛麾下谋士了。
崔季舒在世子府乃至于丞相府,那都是属于元老级的人物,深得高欢、高澄这父子二人的信任和器重。
崔季舒这个人本就放荡不羁,整日沉迷于青楼茶馆,大本事没有,溜须拍马蛊惑上级倒是一把好手。
关于他为什么受到高澄的信任?除了他本身博陵崔氏的利用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崔季舒很会投其所好,知道主子高澄是个好色之徒,见到美人就摞不开脚的那种。
崔季舒便特意从各州郡掠夺良家少女,每次都是一脸谄媚的奉献出劳动成果,而且从不收取高澄任何费用,试问白嫖不香吗?
遂讨得世子高澄的欢心,并大力支持崔季舒发展这项美色业务,崔季舒也因此入了世子高澄的法眼。
时近黄昏,暮色渐晚,前来世子府吃宴席的宾客也陆续离去,斛律光拜别世子高澄也回到自家府邸了。
提起老太尉斛律金或许大家有所耳闻,但说起斛律金之子斛律光熟悉南北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北齐开国三杰之首,最早弯弓射大雕的人,年仅十七岁跟随父亲斛律金出征,多次立下战功。
有一次斛律光在班师回朝的时候,恰逢一排向南飞的神雕路过,其父斛律金让他射大雕,但见斛律光箭无虚发,一箭射下,从此被军中将士称为“落雕都督”!
斛律光一生中战功显赫,侍奉北齐七代帝王,从无败绩,是北周最大的克星,更是排兵布阵打仗的行家,“功高震主”这四个字就是形容北齐斛律光这一类武将,是他多次击退北周进攻,害得时任北周大冢宰宇文护灭国之战,兵败如山倒,铩羽而归,在朝堂上威信直线下降,强势压制国力日益鼎盛的北周在“玉壁”这弹丸之地寸步难行,也算是为高王在玉壁折戟沙场报了血恨。
但是北齐后主高纬残暴昏庸,听信小人穆提婆的谗言,派刘桃枝欲暗算斛律光,但是老刘失手,被斛律光提前知道消息。
但斛律光仍然对小皇帝抱有一丝侥幸的幻想,为了表忠心,主动卸下兵权束手就擒被刘桃枝捆绑,却不曾想后主高纬对他这个老丈人早已心怀怨恨,竟被日益昏聩不堪的后主高纬用弓弦活活勒死……
三杰居中的便是段韶,是三杰之中年龄和资历都是最老的,作为娄昭君的外甥,他善于骑射,精通武略。
段韶自高欢信都起兵以来,在战场上就屡建战功,杀敌无数,邙山之战自信心爆棚的高欢被宇文黑獭杀得溃不成军,又是他弓搭箭射杀贺拔岳的战马,这才救了忙于逃命的高欢……
第三位则是战神兰陵王高长恭,同时又是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容颜俊美类似娇羞欲滴的美女,老爹便是高澄,由于俊美容颜怕在战场上影响军队士气,于是每次出战都带一个鬼脸面具。
邙山之战,是兰陵王高长恭封神之战,高长恭手持利剑,仅带五百“百保鲜卑”重甲骑兵驰骋疆场所向无敌,从黑压压的北周军阵中席卷而过又救下太子高纬。
故而有《兰陵王入阵曲》横空出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