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九章:崛起 (1/2)

曹操的动向,黄巾军十分清楚,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为他们运送军需物品的军队,毕竟上次那个州牧已经送过一回了,接下来的流程不用走也能猜到,无聊的出兵,无聊的看着对面耀武扬武,无聊的冲过去,无聊的收拾掉,然后拿着战利品安全返回,这种单方面的碾压实在让人索然无味。

他们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刘岱,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幼稚的。

曹操在抵达后,并没有像刘岱那样急于进攻,像这种多于自己兵力几十倍的敌人,硬拼是没用的,只能智取。于是他单独率领步骑兵一千人,一边摸索一边前进,目的就是为了探明敌方营地的确切位置。

很快,依靠着种种蛛丝马迹,曹操得知敌方就在前方不远处。按照往常,他应该回去组织人手部署战略在做进攻。但这次他改变了主意,决定采用突袭的策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顺便了解一下他们的实力。如果只是徒有其表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显然黄巾军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堪一击,他们用实力证明了自身强大是有道理的,此战不仅大获全胜,还让曹操损失惨重。看来速战速决的想法是行不通了,还是要慢慢来。

可曹操没想到,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由于自己军中老兵占比较少,大多都是新兵蛋子,也没经过实战训练,尤其是上次的战败让很多人觉得敌方兵强马壮,不可战胜,导致他们终日郁郁寡欢、惶恐不安,没多久营地上方就笼罩了一层恐惧的阴霾久久不散。

曹操明白,这样下去不用对面来打,就已经输了。于是他穿上装备,亲自下场检阅部队,给全军进行了一番勉励,讲解了赏罚制度。主帅的鼓励和承诺,让很多人重拾了信心。之后的几次战斗中,曹操占据了上风,每次总是能找准机会给予黄巾军一顿猛击,间接地向大家证明了敌人并没有那么可怕,帮助他们消除了恐惧的情绪。

风水总是轮流转,现在轮到黄巾军苦恼了,他们知道这次的敌人不再是那个一往无前的刘岱,这也就意味着不能速战速决,要知道打仗就是打的粮草,像现在这样拖下去,每天百万人的粮食消耗就是一笔惊人的数字,别到时候仗没打完,先没饭吃了。原本准备打一个地方抢一个地方粮草的计划,由于曹操的出现泡汤了。

所以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办法也是从古至今无数人用过,却又永不过时的办法,那就是——劝降。

当然还是老套路,先是套近乎,然后劝他认清现实,最后说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你能够阻止得了的。在他们看来,就算曹操不来投降,解散队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他们实在低估了曹操的意志力,虽然在写这篇檄文时提前做足了功课,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曹操,他初出茅庐那会就敢跟倾权天下的宦官对着干,怎么可能会屈服于你们这帮叛贼呢?

不出意外,曹操不仅痛骂了来使,还反过来多次派人告诉他们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既然双方谁都不愿意妥协,那就只能继续打了。

这次曹操转变了思路,不在一味的找机会进攻,虽然胜率很高,但正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持续下去,兵马只会越来越少,相对来说,敌方也会减少,但人家基数大,一直打下去只会于自己不利。

于是他采用昼夜伏击的战术,总是在敌人经常出没的地方设下埋伏,日夜不停地攻打,搞的黄巾军苦不堪言,每次总是莫名其妙的遭到攻击,又莫名其妙的结束。双方的势力就在这一次又一次战斗中此消彼长,曹操顺带着还解决了这边的人员不足的问题,每次打完都能俘获一批人回去,训练完再拉出来接着打。

就这样,此战从春暖花开的春天一直打到寒风凛冽的冬天,双方将士的体能都已逼近极限,即便这样曹操依旧紧咬着不放,逼得黄巾军只能一边打一边撤退,一直从东平国退到济北国境内,最终黄巾军撑不下去了,率先请求了投降,曹操清楚这已是最好的结果,如果非要挣个你死我活不知道还要到什么时候,于是同意并接纳了他们,从中挑出三十多万人组成了军队,号称“青州兵。”

这时,将军王朗向曹操推荐了一个人,说他的能力足以担任大将军,曹操惊讶之余召见了他。此人就是为曹操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于禁。

此战曹操虽然赚的盆满钵满,但往往得到很多就会失去很多,一直全力支持他的好兄弟鲍信在战斗中不幸身亡,由于当时战况激烈,一度连尸体都没找到,曹操只能强忍着悲痛继续战斗下去。

他知道走上这条路,很多熟悉的人会突然消失,很多陌生的人会加入进来,期间还要经历背叛、失败、诱惑、陷阱等一系列阻止你前进的障碍,当你到达成功的终点时,回过头来发现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所以正应了那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郁闷的曹操

按说地盘扩大了,兵力壮大了,虽不至于消极怠工,但也应该心情舒畅、吃嘛嘛香,可曹操在州牧的位置上屁股还没做热呢,就收到了朝廷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