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危机解除了,但真正的危机并没有解除。这期间,陈宫先派吕布抓捕了范县县令靳允的家属,威胁他交城投降,后派部将汜嶷前去夺取东阿。显然他是一块地都不想留给曹操。
陈宫的举动完全在荀彧的意料之中,因为照目前的形式看,扳着指头算也知道接下来对方肯定会对这三座城采取行动。
即便这样,荀彧也不会轻易让他得逞,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全现有地盘。可这种事单靠书信往来是没有用的,必须亲自前往劝说,由于他要留在鄄城指挥全局,抽不开身,于是第二个人就此登场。
曹操在东征陶谦时,考虑到鄄城的重要性,特地留了两个人坐镇,一个叫荀彧,还有一个叫程昱。由于前期荀彧的亮眼发挥,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把他当成了领袖,对此程昱并没有生气,他知道主公是希望他们互相协助,不是勾心斗角,况且荀彧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自己没必要非要跟他争个高下。
在东阿陷入危机时,荀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程昱,希望他去安抚大家,稳住民心。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程昱本就是东阿县人,曾帮助过父老乡亲们赶走过叛贼,所以在人民的心目中声望很高,让他前去,在合适不过了。
事实证明,荀彧这次又对了,程昱不仅解决了东阿的危机,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此时范县县令靳允正因家属被抓处在犹豫不决的阶段,投降还是不投降,成为了他现在唯一考虑的问题。但很快,他就做出乐不投降的选择,原因到不是他自己想通了,而是程昱在去往东阿的途中,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顺道过来对他进行了一番劝说,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说的靳允是痛哭流涕,举天发誓绝不背叛。
这时汜嶷已领兵抵达城下,程昱见状干脆趁热打铁,叫靳允假装谈判去约汜嶷出来见面,然后设伏干掉了他。
范县危机解除后,程昱继续率领部众马不停蹄往老家赶,途中也没忘了打探消息和勘察周边地形的工作,在听说陈宫率队准备从西边仓亭津渡河进攻东阿时,本着双方势不两立的原则,也不能让他们轻易过来,程昱决定制造些障碍,派人破坏掉了渡口,使得短时间内他们过不了河。
等程昱到达东阿时,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城中县令为了预防敌人到来,早已率领官吏百姓在城墙上布置好了防守。
自此,经过荀彧和程昱的不懈努力,保全了仅剩的三座城池,但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他们就犹如暴风雨下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颠覆。然而接下来,他们不用再担心了,因为那个该来的人终于来了。
曹操在接到荀彧来报后,立刻放弃了进攻,带领全军返回兖州,因为从双方的比重来看,陶谦的人头拿不拿只是时间问题,而兖州一旦失去那可是一无所有的问题。但由于路途遥远,当时也没有现代化的那些交通工具,只能靠骑马和步行往回赶。等曹操风尘仆仆地赶到时,只剩下三座城还在苦苦坚守。他并没有因此生气,因为理智告诉他如果没有那些尽职尽忠的手下,恐怕连这三座城池也不会再有了。
反击
这个对手不太行,这是曹操在了解当前全部消息后所得出的结论。按理说现在的局势已经坏得不能再坏了,还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要么就是他太狂,要么就是他脑子坏掉了。可从曹操的过往经历来看,上面两种情况并不符合他,那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事实的确如此。
曹操换位思考,如果他是吕布,一定会驻扎在东平,然后派人截断下游亢父和东边泰山的重要道路,最后利用周边的险要地形来对抗自己。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吕布可以守着慢慢打,自己却耗不起,一路赶来士兵疲乏舟车劳顿,又没粮食补给,耗到最后肯定是自己先撑不下去。但吕布却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屯兵于濮阳。所以曹操判定此人有勇无谋
再者曹操在赶回鄄城的路上,吕布发起过一次进攻,结果没攻下。这就说明他的军队整体战斗力并没有强到离谱的地步。综上所述,反败为胜并不是无稽之谈。
当然这只是曹操的大体分析,是否准确还要战场上见真章。兴平元年八月,曹操集结大军剑指濮阳,他要用实力告诉吕布,想得到兖州必须得过我这一关。
吕布知道曹操不会善罢甘休,两人之间必有一战,便提前派出部分人马驻扎城外做出准备,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对手跟他以往碰到的那些可不一样。
夜晚,吕军的将士们大多还在休息,他们丝毫没有预感到危险的临近,此时外面有一群人已经悄悄来到了营寨门口,显然他们并不是来串门的,只见他们拿起武器快速地冲进了营内,没多久,杀声四起,哀号惨叫声连绵不绝,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反抗就已经去见了阎王。这就是曹操的战术,能偷袭你就绝不会正面刚。
此战从黑夜打到破晓时分,曹操看杀得差不多了,就准备返回营地,可惜这次运气差了点,还没来得及撤退,吕布就带大队人马赶到,这下没法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