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材地宝、圣光宝器,岂不是也得乖乖上交?”
玉无瑕未想到会被古今突然揽入怀中,又被他在耳边轻言细语,顿时羞红了脸,面如丹霞。她心乱如麻,古今后面说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而古今的这番话,由于太过激动难以抑制,却被旁边的太子和青衍文听得清清楚楚。李君仁听闻,不禁笑道:“贤弟,收手吧,你再这般,玉无瑕恐怕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古今闻言方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尴尬地收回手臂,轻咳一声道:“殿下,此事究竟如何处置,还是由您定夺吧。”李君仁闻听后,并无怪罪之意,反而面容和煦缓声道:“我此前便说过,宝物当为有缘者得之。既然是你等所获,便理应归你们二人所有。”
玉无瑕此时也回过神来,她与青衍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有古今笑盈盈地连连点头。诸事已定,青衍文与玉无瑕这才将目光投向古今。二人上下打量一番,脸上霍然露出惊诧之色。此刻的古今,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气息,竟让他们凭借生物本能便感受到了深不可测。当得知古今是闯入禁山苍茫森修行后,二人更是倒吸一口凉气。然而,古今并未提及在山中发生的事情,只是轻描淡写地以侥幸为由一笔带过。二人虽心有疑惑,但也未多问。只是未料到,在自己于秘境中历练之时,古今也未曾懈怠,反而前往传闻中的生死之地浴血奋战,心中钦佩之情愈发浓烈。
怔怔地看着古今良久,青衍文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回想前次与古今的交战,他被古今点醒。他深知自己并非弱者,不应因追寻强者的脚步而望尘莫及,便自暴自弃。世事无常,或许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纵横天下,又何必在此妄自菲薄。思忖间就这样直勾勾地盯着古今,半晌过后,才回过神来。反观古今,被其灼灼目光盯得鸡皮疙瘩遍体,怯生生地看着他,似乎误会了什么。青衍文不禁莞尔一笑,心中暗自感叹道:“也许这个名叫古今的男子,真的与当年的古剑生不遑多让。”
随后,二人又将秘境中的一些重要讯息毫无保留地坦露。这些皆是他们在秘境中的亲身经历与宝贵经验,同时让古今前瞻打算,做足准备。据悉,二人在秘境中的经历虽略有不同,但半斤八两。秘境内危险重重,但真正生死攸关的地方并不多。至于一些传承之地,也并非遥不可及,只是获取的难度有所差异。而他们二人所获得的宝物,便是源自传承之地,因此威力超凡。
古今听闻二人所得竟是传承,不禁对他们刮目相看。短短一月便能吸收传承,这份天赋着实是令人惊叹。据古书记载,即便是宫阶上品传承,若要完全消化,也需要逾月之久。毕竟传承之中蕴含着逝者的精气与念道修为,需要逐渐吸收同化,再加以磨砺。想到此处,古今心中已有打算。明日自己便要进入秘境,既然秘境只允许停留一月,那便说明其中必有加速传承汲取之法,亦或是传承经久已衰,并非太过雄浑。更何况,其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坚信自己乃是不世天才。
几人在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筵席终了后,众人便各自散去。临行前,三人不忘向太子再度恩谢,李君仁只是颔首微笑,以示回应,并未多言。
次日清晨,李君仁便带着古今来到了秘境洞口。并对古今再三叮嘱一番,事无巨细。古今认真聆听,点头表示已了熟于胸。叮嘱完毕,古今也不拖沓,一步跨出,意气风发转身。脑海中萦绕着李君仁的忠告:“进入秘境后,切不可盲目乱闯。青衍文和玉无瑕之所以安然无恙,便是因为他们行事谨慎,循规蹈矩。秘境内但凡张贴有符篆封条的地方,皆是前辈高人评定的险地,切不可当作儿戏。一月之期转瞬即逝,尽量多去探寻一些奇遇,获取造化传承……”
古今郑重地回应,毅然决然朝洞内走去。行至祭坛之上,将领郑卫刚已候于此,待到将阵法开启。刹那间,古今只觉眼前恍惚一瞬,待到再次看清眼前景象时,周遭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刻的自己已置身于一座钟形石窟之中,但见:
十楼百窟钟间藏,归穴蜂罗木子葬。
真假启台皆不明,四环难择真瑰藏。
石窟的四壁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洞口,犹如一座巍峨的宝塔,层层向上延伸。放眼望去,足有十来层之多。粗略一数,竟有百余洞口。只是其中只有少数几个石洞张贴着符篆封条。一时间,古今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不知该如何抉择。他犹豫再三,心中反复权衡。但很快便冷静了下来。他深知秘境内时间有限,与其盲目地慌不择路,不如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于是便开始端详每一层的洞口。经过一番仔细观察,他发现,眼前的洞口越往下则痕迹越新,而越往上,如第二层、第三层……则愈发古老。
凑近细看,又发现每道洞口都刻有一个名字:李溪谷、李博文、李瞳中……仔细端详一番后,发现这些名字皆为李氏。稍加思索,不难得出结论:这些洞穴中的传承,应该是历年来皇亲国戚中修炼之人,在即将寂灭之时,将自己毕生的修为与所得化为传承,隐匿于洞中,以供后世皇裔所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