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欣慰,眼中不禁泛起泪花。母亲秦芝韵更是听闻了一些传言,将古今拉到身前,上上下下仔细端详,确认并无大碍后,才放心地让他进门。
不出古今所料,家人纷纷向他询问事情的详细经过。他便挑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简略地讲述了一番。正当古牧远几人听得津津有味时,秦芝韵却严厉地批评了他们,言说古今身体尚未痊愈,需要好生修养。古牧远这才作罢,将太子赏赐的灵药递给古今,让他回房服用。古今也没有推辞,揣起灵药便走,把日月盘交给父亲后,便回房休息了。
话说此次能够带走八极映月盘,乃是古今再三央求,才征得古牧远的同意。此刻,他不禁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坚持。只是让古牧远始料未及的是,带走时还只是八极映月盘,而回来后却已变成了八极日月盘,一家人都觉得如梦似幻。回到房内的古今则回想着近日来发生的种种事情,思绪万千,不多久便昏昏沉沉地睡去。
经过两日的修养,古今将赏赐的灵药几乎服用殆尽,此刻身体已然恢复如初,并且隐隐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这两日,古今突然灵感迸发,决定趁着一月之期,出外历练一番。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父亲,征询父亲意见。哪知话还未说完,便被秦芝韵一口否决。最后,在古牧远几人的软磨硬泡之下,秦芝韵才极不情愿地点头答应。
此番想去的地方是苍莽山。经过多方打听,此山连绵不绝,方圆不知几何。只听闻山中灵药、灵兽以及诸多天材地宝数不胜数。但由于地势险峻,且有强大的灵兽出没,寻常人根本不敢深入其中。即便是修行之人,也大多只敢走上百里,便望而却步。所以,关于山林深处究竟是何景象,一切都不过是道听途说。
关于苍莽山的传言数不胜数。更甚者传闻有四阶强者进入山中,一月之后便再无音讯;也有人说有四阶高手侥幸逃出,却已奄奄一息。还有人扬言自己曾亲眼见过,山中一座不知名的山下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灯灭冢”三个大字,无人知晓其意。而那周遭的树枝上,四处垂挂着先前高手衣物的残片,景象甚是凄惨渗人。自那以后,便再无强者敢以身犯险,闯入其中。
古今先是准备了一些必要的物件,便独自踏上了征程。临行前,父母千叮万嘱,再三告诫他万不要靠近灯灭冢碑所在之处。直至叮嘱让其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方才勉强让他离去。古今则按照众人所指引的路线,历经两日的奔波,终于抵达了苍莽山。一路风尘仆仆,加上舟车劳顿,他本已疲惫不堪。但当一道震撼的景象映入眼帘时,所有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放眼远眺,只见苍郁浓密的瀚海青松,犹如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连绵千里,仿佛与天际相连。此时,他眼中所见,唯有一片幽绿,再无其他。面对此景,不禁让人感叹:
苍林千里目难暇,覆地接天鸟兽微。
东岳三经不相见,渤洋安敢映潭辉。
踏入苍莽山,只觉自己渺如尘埃,周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由于此乃首次出外历练,心中满是期待,看什么都觉得新奇,忍不住东张西望。
古今从南麓进入苍茫森林已有两三日,由于他的念丹已远超二丈,念道感知极为敏锐,周遭稍有风吹草动,便能立刻知晓。得益于此,期间并未发生任何意外。随着在古林中越走越深,他并未见到传说中的灵兽,倒是偶然遇到一些稍带灵气的药材,便顺手收入囊中。毕竟自家以采药为生,他多少认识一些药材。一路走来,但凡遇到灵株,他便如同老牛吃草一般,直接嚼了下肚。
时不时地,也会偶遇一些猛兽。这些猛兽平日里极为凶猛,但当看到古今手托数百斤的巨石,在山林间如履平地般穿行时,都悄然地绕道而行。古今此时虽然年仅八岁多,但他的肉身之力已然远超常人。他散开念识,仔细感应着周遭的情况。察觉到这片区域人踪渐少,便大步流星,继续向前狂奔而去。
又过了两日,古今所处之地已非比寻常。周遭的药材灵气比之前浓郁了许多,野兽亦是如此。这些野兽虽未通灵,但已比寻常兽类更具灵性。有一日,古今逮到一只野兔,本打算架起篝火烹煮。可就在生死之际,它竟然跪俯在地,像是在讨饶。虽然它不能口吐人言,但这一幕还是着实让古今吃了一惊。于心不忍之下,他便将其放生。自那以后,古今便下定决心,若是再有类似情况,必定不会心慈手软。该烹煮就烹煮,该烧烤就烧烤。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七八日过去了。此时也不知自己究竟深入树林多远,身处何地,周遭早已不见人踪车迹。他心中暗自笃定,此刻才算是真正的历练开始。于是便不再狂奔,而是在老林之中小心翼翼地悄然前行。这几日,古今白天四处探寻,入夜则寻找山洞,潜心参悟《天渡经》及武学功法。若是寻不到山洞,他便运用肉身武学,自己开凿出一个。
话说在入林后的第八日晌午,古今饱餐一顿山野美味后,惬意地倚靠在一段树干上小憩。突然,一阵人声如有若无地传来。按常理来说,此时能听到人声,古今应该欣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