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二章 厚积薄发 (2/3)

脱缰烈马,难以控制矣。我相信你的出现并非巧合,乃是苍天悯人,不忍百姓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安排。如今只望这两月一切顺利,那边能奈住性子才好。”言罢,青年轻轻摇头叹气,眉头紧锁,脸上露出忧虑。

却说古今进入禁地闭关,随身携带辟谷丹,以满足修行期间的食功。此番已是他第三次进入禁地,踟蹰在闭关室的石门前,他驻足片刻,思绪万千。仿佛看见祖父在内修行的身影,心中满是敬意。最终默默离去,自行寻找一处安静之地,专心修炼。

来到卷藏室,这里收藏着古家历代传承下来的诸多功法书籍,每一本都蕴含着深厚的修行智慧。然而,古今轻瞄一眼后,却并无太多念想。指引其有着不达顶峰不罢休的坚定信念,普通的法门已难以满足他的修行需求。因此,他迟迟未有锤炼念力进阶的打算,依旧专注于修习天渡经与武道功法。

从怀中掏出摩诃掌卷,如今他已成功修成第一掌开枢掌,是时候迈向第二掌:断水逆。轻轻打开摩诃掌卷并往后翻阅,然而,当他继续往后翻看时,却发现两篇之后尽是空白,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狐疑。“既然是完整的掌法秘籍,两掌之后为何空空如也?但倘若是残卷,为何又会留白于此?”他陷入了沉思,反复思索着其中的缘由。就在其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脑中忽然灵光乍现,当即催动周身血液汇聚于眼周,开启了天眼。

天眼乃是一项特殊异能,虽被视为不祥之能,但却拥有着看破一切虚妄的神奇力量。果不其然,正如所料,当天眼开启后,再看摩诃掌的空白之页,上面顿时显现出密密麻麻的字迹,满篇皆是珍贵的武学秘籍。古今不禁微微一笑,心中感慨道:“运气这东西,当真的是说不出,道不明。”

古往今来,若是秘籍中出现空白,自传说典籍之中,便有前人尝试用火烤、水浇,或是透光而看等方法,试图让隐藏的字迹显现出来。而古今却凭借着自身不凡的异能,开合天眼便一览无余。可以说,当今天下,除了自己之外,并无几人能够破解此谜,除非机缘巧合。不过天眼虽能看破虚妄,但使用起来也并非毫无风险。古今亦知,此卷的空白之谜绝非仅用天眼就能轻易显现,自己只不过剑走偏锋,行了捷径。

颤颤翻阅着显现出字迹的摩诃掌卷,但见后面几掌名曰五行崩山,裂地开天。虽不知实际如何,光是掌法之名的霸气侧漏,便已尽显无上威力。古今不住倒吸凉气,原来此掌法总共只有四掌,然而常人却仅能观看到前两掌,故而历年来族中有习此武学者,也仅将之作为过渡之用。而更有武学造诣低品之人,便是前两掌也难以习练成功。其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将整本书籍尽数揽阅,心中暗自思忖,既然此法极适己身,若是不加以修炼,无异于暴殄天物。于是便将摩诃掌卷小心地收入怀中,决定在今后的修行中,深入钻研这门掌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便是枯燥繁冗的修行。古今除了观摩合苍鼎图之外,还擎举石球以巩固肉身根基。现已所知,十枚石球内孕育的之质各不相同,原本是在御物之境用于锻炼控物之能的石器,如今却被其用以炼体。他双手各举其一,石球在他手中被颠得呼呼生风,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与技巧。

此外,近日在观想天渡经之时,古今愈发觉得此法不凡,这也便是他当初未选择家族法门的原因。回想起当日老和尚对自己的传授,他深知对方并未诓他,此经确为世界奇法,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与潜力。虽已过去许久,但回想当日之事,依旧疑点重重,诸多细节莫名其妙,难以解释。然而,他深知修行之路需心无旁骛,于是只能排除杂念,既来之则安之,专注于当下的修行。而再度观想合苍鼎图时,他但觉随着念丹愈发饱满壮大,自己对天渡经的领悟也更加深邃。天渡经上虽并无只字半言,亦无法则可循,但却只需将念力注入其中进行观想,便能以电行火蔓之速提升念道修为,这让他对天渡经的神奇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

又过了几日,一日午后,古今在石室中入定修行。突然,自识鼎之中传来一声低嗡,声音虽微渺却清晰可闻,与此同时,石室亦微微一震。此乃是念道有所突破之兆,然而,古今依旧沉浸于天渡经的修行之中,并未多加理会。其心中明白,现如今自己的念丹已突破两丈,俗称两丈修。听闻当时兄长十岁之时已至巅峰,与之相比,古今心知自己依旧相去甚远,但他并未妄自菲薄,反而信心百倍,坚信自己在修行之路上定能不断突破,超越自我。

稍作放松后,古今又耍了一遍七寸拳与开枢掌。随着自身修为的不断提高,他发现之前自认已臻至圆满的两种武学,依然存在着些许瑕疵。这并非武学本身的问题,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愈发严苛,追求更高的武学境界。

热身完毕,其当即便准备修习摩诃掌第二掌:断水逆。这一掌与开枢掌截然不同,开枢掌乃是引全身之气劲至掌中,以柔递之势打出,内劲递进层层迸发,可使物体自内而崩。而断水逆则是掌运气劲而外放,势如惊雷,切水断流,以分流之势化瀑成匹,因迅因宏,恰似断水水逆流,故而得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