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陈月红终于从慧城电子厂出来了。
那天中午她办完离职手续,一出慧城电子厂的大门,就被刺眼的阳光晃得睁不开眼。一步步地远离慧城,她竟有一些不舍,她在这里工作了两年,人生中最青春的两年时光……
很快,严厉的现实生活就把陈月红心里的那点不舍情感挤压得无影无踪。首先她要面对的是吃住问题。到了六月份发工资的时候,她已经把这半年的工资寄回了家,身上只留了六百多元作备用。现在出了厂不能在宿舍住了,她得马上找一个住处。大舅在上个月把他的老婆孩子接了过来,小舅也同厂里的一个女孩谈起了恋爱,她不好再去打扰他们。她在舅舅们租住的房子不远处租了一间二楼的小单间,房租一百五十元一个月,还要交一个月的押金。
住的事情解决了,吃的问题就好办。她租的房子里有一个旧电饭锅,应该是上一任租户留下的。晚上她就用这个电饭锅煮了泡面吃。
第二天早上,陈月红一早起来用冷水洗了洗脸,又用梳子把长头发扎得服服帖帖,就信心满满地出门了。她在楼下的包子铺花一块五买了两个馒头、一杯豆浆,边吃边朝镇子那头的工业园走去了。她听说那里有很多的工厂,工资待遇都不错。
然而现在正是一年中工厂人员最为稳定的时候,招工的工厂不是很多。她在工业园转了一上午也没看到合适的,看到的招工启事不是招普工,就是招品管,招文员的没有。
陈月红有些沮丧。
她顶着毒辣的太阳走在马路上,滚滚的热气从四面八方袭来,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四周没有一个行人,只有树上知了烦人的叫唤声。
马路上不时跑过一辆两辆小汽车。她望着汽车的尾灯,心里感叹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买的起一台这样气派的车子。她多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让父母坐上这样客气的车子……
唉,都什么时候了,还想东想西!
走得两腿发软的陈月红在路边的一间糖水铺花两元钱喝了一小碗冰镇银耳汤,这也是她今天的中饭。
吃过银耳汤,她本来准备在里边稍作休息的,可看到里边除了自己没有一个客人,老板两口子也打着哈欠,她想还是让人家好好的眯一会儿吧。
她捏着手里的求职资料,出了糖水铺的大门,坐在马路牙子上的一棵树下休息。周围是晒得发白滚烫的地面,从树叶缝隙里透下来的阳光射在身上都是热辣辣的。几只蚂蚁忙忙碌碌地搬运着食物屑沫。
等到下午两点,她才活动活动麻木的双腿站了起来,她接着朝另一边的工业区走去。
下午的情况仍然跟上午一样,陈月红在工业区转了一圈也没有一家招文员的。傍晚的时候,她失望地挪着无力的步子回到住房处。她在楼下的小卖店买了一挂面条和一包盐,几个鸡蛋,晚上就吃清水鸡蛋面。
晚上躺在床上,听着外边工人的欢声笑语,陈月红心里有一点后悔,也许不应该辞职的……
不,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阻止自己前进的步伐!这才第一天,说不定明天就找到工作了。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陈月红跑遍了镇上所有的工业区,结果仍然是一样的,她有些慌了。不过她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听到过一些跟她一样的求职者谈论隔壁的新堂镇有许多的工厂招工,什么工种都招。她准备到隔壁镇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陈月红在路边啃完两个馒头就匆匆往隔壁的新堂镇去了。新堂镇离这里有二十多里的路程,她得快点,不然上午赶不上了。
等她摸索着来到新堂镇,发现这里确实有许多的工厂,不过她目前看到的几家都是五金厂,招重体力男工,不要文员。
由于时间晚了,陈月红只有在路边先休息,等下午工厂的人事上班了再去找。
下午陈月红又转了几个地方,确实有不少招工的,不过基本都是招普工,要不就是服装厂的计件工,还有就是五金厂的技术工。眼见工厂都下班了,陈月红只得先回去,明天再来。
回到牛旺镇,陈月红看见转入自己住房的那个三叉路口有一家卖脚踏车的,她想要不就买一台脚踏车,这样找工作方便。就这样,她花一百五十元买了一部女士单车,另外花十元买了一把锁。
回到租房,她简单吃过清水面条(上次买的鸡蛋吃完了,她不想花钱买),就疲惫地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陈月红就骑着新买的单车朝新堂镇去了。她在一家很大的玩具厂门口看到招工启事,其中就有招办公室文员的。她欣喜地把单车锁在那家工厂门口的树下,然后同其他一些晒得满脸通红的年轻人一起站在工厂的门口等候。有的人站得脚麻了,就蹲在地面上,或者靠在墙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足足有四五十个,陈月红从来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跟她一样为了找工作的事奔波。
九点半,工厂的大门开了一道口子,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