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章 (2/3)

的医师,村里不管谁有个头痛脑热,都得到他屋里去看。他老婆就帮着给人量量体温,拿拿药什么的。陈月红和兵子的小儿子是一个班,并且算是竞争对手。有一次,陈月红发烧,她妈领着她上兵子屋里去打针。月红难受地靠在他屋里冰冷的竹板凳上,她妈坐在旁边扶着。等兵子老婆帮别个发完药,从柜台里走出来时,她用眼斜了母女俩一眼,似笑非笑地说:“哎呀,是你们呀。”

谭家英笑着说:“是,女子不舒服,过来看一下。”

兵子老婆迈着方步到两人跟前,将一根冰凉的玻璃温度计递给谭家英,说:“来,给你女子夹到胳肢窝底下。”

之后她便倚在门框上,眼睛瞟着陈月红,说:“女子,听说上次考试,你又在我有智的前头。哎呀,莫那么用功,反正再会读,你那个赌鬼老爸也供不起。等个几年,再把你嫁出去。”

陈月红身上难受,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她妈谭家英尴尬地笑了一下,忙接过话,说:“哪里会,只要她会读,我们都供。”

肥胖女人嗤笑起来:“供?拿什么供?难道不是吗,你屋里有和天天在牌桌上,上次不是还让人在菜市场拦住逼着还票子吗?”

听到这话,谭家英的脸瞬间红到脖子根。她是多么要强的一个人啊,现在却要在这里平白无故受人家一顿奚落。谭家英沉下脸来,冷冷地回到:“反正她会读就读!”

胖女人见她生气了,便没再说什么,转而去里边一个打针的女人身边说闲话。只听到兵子老婆用夸张的声音说:“哎呀,就随便开个玩笑都不行。你说农村地方是不是这样嘛?女子本来就读不了几年。”

又听到另外一个女人的声音说:“说得没错,有的人是开不起玩笑的。”

陈月红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总是会浮现妈妈窘迫的模样,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争气,不让别人看轻了妈妈。

今天是什马镇赶集的日子,镇上肯定会有不少垃圾。她们加快脚步,个个走得气喘吁吁。等见到什马镇的那座老桥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桥上右手边的早点店,现在已经有几个挑着箩筐、卷着裤脚的男人坐在门口的场地上吃着热气腾腾的米粉。店门口一口大铁锅,一个中年女人正在炸油饼。

五个女子从早点店的侧面,通过一道石梯下到桥底下。桥下挨着河道的一面被垃圾给填埋了。镇上的人家屋里的生活垃圾都会倾倒来这里。时间久了,这里便形成了一个斜坡。她们兴奋地在这个污脏的垃圾堆里翻找着能卖钱的破烂。断了底的凉鞋、摔破的塑料桶、一小截铁丝、半条电线等等,这些对于她们来说就是能换钱的宝贝。她们在这个垃圾堆里翻了一阵,之后一人提着小半蛇皮袋的破烂拐上了老桥。

镇上的人已经多了起来,挑着菜匆匆走过的中年人、背后背个旧布袋子的老人,以及挑选货物的女人,和小贩的叫卖声,都让这个小镇充满了活力。什马镇的赶集日是热闹非凡的。它下边二十多个村子的人要买个什么东西都会到这里来,另外由于什马镇和隔壁的田中镇是逢单双赶集,所以田中镇的一些商贩也会过来,加上那边的一些着急买东西的人,整个集市简直走不动道,横竖横三条街道两边都摆满了箩筐,箩筐里是村民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或者是他们从山上摘来的野果等。他们往往会挂张小板凳在扁担上,这样就可以坐在箩筐后边等买主。走在道中间的买主人挨人慢慢选着东西,碰到熟人还会停下来说半晌话。为了盖过其他的声音,而让对方听得到,她们一般都是扯着嗓门喊话。

五人上了桥,就往集市的外围走。在右手边有一座大大的砖房子。陈月红知道那是镇上的礼堂,前不久的六一儿童节,她才跟学校里来这里表演过。镇上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安排各个学校来镇上进行汇演。陈月红就是学校的音乐老师选上去的,一起还有其他几个女孩子。那个女老师是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女孩,同一批还有两个同样从师范学校毕业的男老师,都是二十出头。镇上给各个村的小学都安排了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来实习,目的是想换下一批不合格的民办老师。事实上,陈月红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来实习的师范毕业生。但是现在她已经不在羊山小学了,因为她用戒尺打了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手心,男孩的爸爸便冲到学校将她打了一巴掌。后来,她便调走了。

五人绕了镇上一圈,收获不是很大,一个蛇皮袋都没满。她们的目标是两个蛇皮袋都要装满。于是她们又往附近的村子走去。现在太阳已经升到半空了,晒得几人的脸都火辣辣起来,又渴又热。五人在附近的村子里搜寻了一个遍,太阳已经到了正空。大伙的两个蛇皮袋也基本装满了,一般要是谁的没满,其他人接下来捡的都会给她。只有大家都差不多了才会一起往回走。她们已经饿到了顶点,水是不久前在路旁一户人家摇水井喝过了,现在个个饿得没力气。她们路过集市时,弯到一家小卖铺去买了一点小零食垫垫肚子。几乎每个人的妈妈都会给个三两毛在孩子手里,以防她们在外边想吃点零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